湖南庞氏宗亲联谊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在韶山胜利召开!

庞氏源流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庞氏文化 > 庞氏源流 >

庞氏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黄帝嫡系子孙

2017-07-17 19:09:59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庞氏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黄帝嫡系子孙

——普祖二十二代孙庞厚义撰
四川达县二中2013 年12 月15 日


五千年前,在黄河流域,今山东曲阜地域,活动着一个古老的少典部落。部落首领少典娶了有蟜氏的女儿附宝为妻(《国语•晋语》“昔少典娶有蟜氏,生黄帝…………”)。一个晚上,群星灿烂,万籁俱寂。附宝到野外祈祷,突然看见枢星(北斗第一星)周围,绕着一圈赤色的电光,光彩夺目,十分诧异,遂感而怀孕。整整两年,生下了一个惊天地、泣鬼神的神童——黄帝。

黄帝生下来便相貌出众。头额如太阳,眉宇如龙骨。口才敏捷,敦厚机灵;求知强烈,遍访名师;勤奋学习,见闻广博;选拨大臣,求贤如渴;呕心呖血,治国安邦;名气越大,威望越高。四方英雄,八方神人,纷纷投其门下,被拥戴为中央大帝,建都于涿鹿。斩蚩尤,定乾坤;造舟楫,绝江河;命歧伯,制药典;令容成,编历法;使仓颉,造文字;遣隶首,正衡器;派伶伦,改弦乐;劈首山,铸铜鼎。圣德广布,国泰民安。

黄帝居轩辕之丘,取西陵部族之女,是为嫘祖。嫘祖漂亮能干,首创养蚕缫丝,以为衣裳。冷时御寒,天热遮凉,摆脱了穿兽皮,披树叶的原始生活。

嫘祖为黄帝正妃,生有二子。长子玄嚣,次子昌意。

次子昌意取蜀山氏之女,生高阳。高阳有圣德。黄帝去世,黄帝的孙子,昌意的儿子高阳继位,号颛顼(五帝之一)。才学渊博,镇定自若;远见通达,开荒聚财;顺时行事,治气化民。四岳之祇,九川之神,普天之下,莫不归顺。

长子玄嚣,生蟜极,蟜极生高辛。高辛、颛顼帝之侄子。颛顼去世,传位于高辛,号帝喾(五帝之一)。帝喾生而神灵,明察秋毫;知民苦难,节俭律己;威严仁德,平等公正;顺应天时,治理天下。日月所照,风雨所至,无不臣服(上面几段内容取材于《史记•五帝本纪》)。

帝喾,黄帝嫡曾孙。帝喾有四妃:正妃曰姜女原,有邰氏之女。孕而生弃(后稷),弃、周族的启祖,亦庞氏的启祖。次妃曰简狄,有戎氏之女。天命玄鸟,降而生契。契、商族的启祖。三妃曰庆都,陈锋氏之女。怀孕十四个月生尧,曰放勋,号唐尧(五帝之一)。四妃曰常仪,女取訾氏之女,生挚。帝喾去世,挚继帝位,没有政绩,让位于尧,是为唐尧(上面内容,《帝王世纪》有叙述)。

弃(后稷)(周族,庞氏之启祖),帝喾之嫡长子,唐尧之同父异母兄,黄帝之嫡玄孙。祖父虫乔极,曾祖父玄嚣,都没有继承帝位。其高祖黄帝,代炎帝而立。

其名何以曰弃?其母姜女原以为孕而不祥,出生后,先抛弃于隘巷,马牛不践;再抛弃于林中,林中人多,怕被发现;继而又抛弃于沟渠之冰上,神鸟护之。其母以为神,于是才收养下来。初欲弃之,故名曰弃。

弃母有邰氏,属农业氏族部落。受农耕生活影响,弃从小就以玩种植麻豆为游戏。儿童时代,就胸怀大志。勤劳聪慧,善于观察庄稼的生长规律,钻研总结农业生长的经验教训。百姓都向弃学习,唐尧听说了,推举他为农师,负责农业生产。虞舜接替王后,任命他为后稷(古代农宫的通称),专管国家的五谷播种。

禹即天子位,整个夏朝,周族世代都居后稷之官。“昔我先王世后稷,以服事虞夏”(《国语•周语》)。大约经过十四、十五世,周族只有后稷官名,而无私名。

直到夏末商初,后稷的儿子不窟时代,夏后氏政治衰微,废弃农事,不窟因此失去后稷的官位。又惧受到商族的迫害,被迫西“窜于戎狄之间”(《国语•周语》),与当地少数民族错居,联姻
(上面五段内容《史记•周本纪》皆有叙述)

不窟去世,儿子鞠即位。鞠去世,儿子公刘即位。

公刘迁豳。公刘是我周氏家族、庞氏家族的伟大圣主。当初,不窟向西北迁往戎狄之地,乃今日甘肃庆阳。庆阳,乃戎狄内地,不利于发展。公刘于是决定向东南迁往豳地(今陕西邠县、旬邑县之间)。《诗经•大雅•公刘》歌颂了公刘迁豳的活动及其功绩。他率领周族来到泾水中游的豳地,在高亢之地营建居邑,大力发展农业。亲自勘查水源,“观其流泉”。划定田界,“乃场乃疆”。在渭水上架设浮桥,到渭南山中取运石料,制造工具。人口繁衍,“止旅乃密”。村庄星落棋布,芮鞠之即。“弓矢斯张,干戈戚扬”,创建了自己的武装。“行者有资,居者有储,民赖其庆,百姓怀之,多徙而保归焉,周道之兴自此始”(《史记•周本记第四》)。周族从此进入建立国家的阶段。公刘迁豳,是周族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阶段。

公刘去世,庆节即位。庆节在邠邑建立了国都。

庆节去世,儿子皇仆即位。皇仆去世,儿子差弗即位。差弗去世,儿子毁隃即位。毁隃去世,儿子公非即位。公非去世,儿子高圉即位。高圉去世,儿子亚圉即位。严圉去世,儿子公叔祖类即位。

高圉、亚圉、公叔祖类三代,使周族势力进一步发展。此时,周族已成为商朝西部的一个强大方国。春秋时,周景王怀着崇敬的心情说:“余敢忘高圉、亚圉?”(《左传》昭公七年)。公叔祖类去世,儿子古公亶父即位。

古公迁歧。古公率族众从豳地迁到歧山下的周原,是周族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点。古公是我周族、庞氏家族著名的先公。可以说,没有古公迁歧,中国历史将要改写,没有古公迁岐,就没有周朝。豳地虽经周族的经营,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但仍处于戎狄的包围之中,经常受到戎狄的攻击。虽然周族不断的向戎狄贡献财物,以求换取和平,但仍然受到戎狄地攻击。戎狄的目的是想霸占周族的土地和人口。为了周族的发展,古公亶父毅然率族人,向南迁徙。由于古公平日“积德行义,国人皆戴之”。豳人扶老携幼,跟随迁徒。“及他旁国,闻古公仁,亦多归之”(《史记•周本纪第4》)。“古公亶父,来朝走马;率西水浒,至于歧下。” 《诗• 大雅•绵》记叙了周人迁岐的
雄伟壮观。

岐山南麓下的周原,是古公迁徒的目的地,至今还保存有遗址。岐山县城的东北十二华里处,有一座山峰,名曰箭括岭。只见双峰对峙,其山两岐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岐山。山峰南麓,正当扶风县、岐山县交界处,就是周原的中心区域。东西长七十多公里,南北宽二十多公里。《诗•大雅•绵》对周原大加赞美:“周原膴膴堇荼如饴”,其诗意是,周原土地肥沃,生长的野菜,吃起来也像饴糖一样的甜美。《诗• 大雅•绵》描绘了周人经营周原的盛况:

乃慰乃止,于是安心在这里定居,
乃左乃右,于是这边那边齐开荒;
乃疆乃理,于是丈量土地定田界,
乃宣乃亩。于是挖沟泄水垅成行。
自西徂东,从东到东四境内,
周爰执事。男女老少开荒忙。
乃召司空,于是召来司空管工程,
乃召司徒,于是人丁土地司徒掌,
俾立室家。使其负责建新房。
作庙翼翼。建成宗庙好端庄。
乃立皋门,建起周都外城门,
皋门有伉。城门高大好雄壮。
乃立应门,建立宫殿大正门,
应门锵锵。正门庄严又堂皇。
乃立冢土,堆起土台作祭坛,
戎醜攸行。大众祈祷排成行。

古公亶父迁岐及其在周原的经营,为周族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。周原已成为灭商的基地。周族追尊古公为“太王”。(歧山县东北山中,仍保存有古迹太王庙。)周族对古公的功烈赞美道:

后稷之孙,实维太王,居岐之阳,实始翦商(《诗•鲁颂•閟宫》)。

古公去世,幼子季历即位。在位期间,先后攻伐戎狄、解除了西北方的威胁。周族的崛起,演成了商王文丁杀死季历的事件。季历死后,其子昌继位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文王。

文王在位五十年,日不暇食,勤于政事。主要功绩为灭商事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。他尊循后稷、公刘的事业,仿效古公、公季的办法,厚重仁义,尊敬老人,慈爱少辈,礼贤下士,广罗人材,“士多以此归之”。诸候皆曰:“西伯盖受命之君”。

文王又向西北、西南用兵,为东进消除后顾之忧。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,争取更多的与国。东渡黄河,进入河东河内地域(今山西、河南);又沿渭水东进,拔掉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(今陕西户县),占据了关中膏腴之地,增强了经济实力。又在沣水营建丰邑,把国都从周原东迁于丰。此时,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,正所谓“三分天下有其二”。

文王去世,太子姬发即位,这就是武王。

武王继位后,任命吕尚为太师,负责军事;任命周公姬旦为宰辅,负责行政;任命召公姬奭、毕公姬高为助手(毕公,名高,庞氏家族启祖,文王第十五子,封于毕,今陕西咸阳市西北),师法修治文王开创的事业,将丰邑营建成新都——镐京。此事,司马迁的《史记》有记叙。

牧野之战,击溃了商军,攻克了商都朝歌,周人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:“周公旦把大铖,毕公高把小铖,以夹武王”(《史记• 周本记第四》)。庞氏家族的启祖毕公高,举着小斧,护卫着武王,威风凛凛地进入了朝歌。武王还命令毕公高释放被关押的百官贵族,表彰商纠的贤臣商容的闾里,整修了纠王的忠臣,叔父比干的坟墓,对刚建立政权的周朝,稳定政局起了重要的作用(这些事迹《史记•周本记》皆有叙述)。姬高作为文王后裔,凭借功绩,受封于毕(今陕西咸阳市西北)。

武王早终,成王年幼,周公姬旦摄政。七年之后,成王长大,还政于成王。

成王将要逝世,恐太子钊不能胜任,于是命令召公姬奭、毕公姬高率领诸候来辅助太子钊,让其即位(此时,召公姬奭为西伯,统帅西方诸候,毕公姬高为东伯,统师东方诸候,相当于现在的全国军队的副总司令),成为托孤大臣。成王已经逝世,召公姬奭、毕公姬高率领诸候,带着太子钊去瞻先王祖庙。拿文王、武王创业之不易,申诫训告太子钊要致力节俭,不要有无穷的欲望,要用敦厚诚信的态度即位。把成王临终嘱咐眷顾太子钊的命令记录下来,名之曰《顾命》,《顾命》之顾,为眷顾,命为命令,此篇取成王临终命令召公姬奭,毕公姬高辅佐嗣子多加眷顾之义。这篇文章早在两千多年前,被孔子编入五经之一的《尚书》中,至今未佚失,有文可查。

太子钊继位,是为康王。成康时代,天下安宁,刑罚弃置四十多年都未动用,这与我启祖毕公姬高的功绩是分不开的。凭借功绩,毕公姬高继周公姬旦之后为太师,统帅全国的军队,负责行政。

康王十二年,命毕公姬高担当起治理殷民的重任。殷民奢侈浮华,骄横放荡,多次叛乱,难于治理。康王将此命令写作策书,取名为《毕命》,此文亦被孔子编入五经之一的《尚书》中,至今未散失,《古文尚书》中,有文可查。康王在《毕命》中,对毕公姬高的声望与功德,大加赞扬:“啊!父师……你能勉力修德,不仅小事细行能勤劳作好,而且辅佐四代君王,仪态庄重地统领群臣,群臣无不敬重你的言论。你的嘉美功业在先王时代就已很多,我这个年轻人就垂衣拱手,仰赖你的成功吧。”由此可见康王对我祖之依赖与敬重。

我庞氏启祖毕公高,乃文王、武王、成王、康王四朝元老,辅佐重臣。功绩彪炳显赫,权重位高,荫及后代。其姓氏,不少典籍,皆有记载:《通志•氏族图三》云:“庞氏、姬姓、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,其支庶封于庞,因以为氏”。《姓氏寻源》卷三《广韵》云:“南安、南阳二望,本周文王子毕公高后,封于庞,因氏焉”。《郡望人物》云:庞氏望出始平郡,即今陕西省兴平县。《郡望百家姓》: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代受封于庞,因以封地为姓。封地属始平郡,并指出历史上庞氏并无外族加入的历史记录。以上典籍可以看出:庞氏是毕公高的后代,凭借毕公高的功绩,其后代的一个分支,受封于庞,以封地庞为姓,封地庞属始平郡管辖,其地理位置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一带。

所以,我庞氏是黄帝、后稷(弃、周族)的后代,毕公高后代受封于庞的那个分支,是我庞氏最初的祖先。

一言以蔽之曰:庞氏是地地道道的黄帝的嫡系子孙。

 


主要引用参考及文献:
《史记》
《帝王世纪》
《国语》
《左传》
《诗经》
《尚书》
《夏商周史话》
《通志•氏族图三》
《姓氏寻源》
《郡望人物》
《郡望百家姓》